2025年1月22日6時30分,當大多數人還在溫暖的夢鄉中,衡陽縣公安局交警大隊接到報警:在衡陽縣西渡鎮赤水村新鋪子組鄉道上,一輛摩托車撞倒行人后棄車逃離,現場只留下一輛倒地的摩托車和傷者。接警后,事故處理中隊民警萬亞平迅速帶隊抵達現場,一場與時間賽跑的追逃行動就此展開。
現場勘查遇“迷霧”:套牌車讓線索中斷
事故現場,肇事摩托車沖出路面倒在坡下溝坎旁,車牌“D50M95”在初步核查中被證實為套牌,車輛真實信息成謎,駕駛員早已棄車逃逸。除了現場幾處模糊的剎車痕跡和零星碎片,再無直接線索。面對“無車、無人、無監控”的復雜情況,民警迅速將該起事故向上匯報。根據大隊領導安排,由事故處理中隊成立專案小組。
抽絲剝繭尋“破綻”:走訪+科技織就恢恢法網
“哪怕只有一線希望,也要啃下這塊硬骨頭!”專案小組兵分兩路:一組逐戶走訪周邊居民,收集目擊者證言;另一組調取沿線僅有的3路車公交車行車記錄儀,試圖從海量視頻中捕捉蛛絲馬跡。時值春運前夕,鄉間道路人車混雜,視頻排查工作如同大海撈針,一幀一幀的畫面研判持續了10余個小時,公交車行車記錄儀并未發現線索。正當偵查工作陷入僵局之時,專案組的目光聚焦在那塊車牌上:就從號牌入手,即便是套牌,這號牌也有來源。功夫不負有心人,民警從號牌持有人走訪中發現了新線索:車牌“D50M95”原車主將車輛賣給其鄰村村民李某,李某又將該車賣給肖某某,肖某某正是峴山鎮檀山村村民,其行車軌跡與肇事軌跡重疊。
77小時攻堅:從“模糊身影”到精準鎖定
通過整合碎片化線索,專案組將偵查范圍聚焦到峴山鎮。1月25日,在連續走訪10余戶村民后,一條關鍵信息浮出水面:村民反映,肖某某近期曾騎乘一輛摩托車出行,且案發后突然閉門不出,行為異常。1月25日12時許,專案組前往肖某某住處,其因該事故受傷還躺在床上。面對確鑿的證據,肖某某終于承認了肇事逃逸的事實。此時,距離案發過去77小時。
正義終章:從追逃到和解,溫暖執法顯擔當
2月11日,事故認定書正式下達,肖某某因肇事逃逸負全部責任。交警大隊多次組織雙方協商,最終于4月10日促成賠償協議。4月15日,傷者家屬手捧“神速破案 熱心為民”的錦旗走進交警大隊,錦旗上的金色大字,既是對公安交警工作的肯定,更是警民同心的溫暖注腳。
衡陽縣公安交警提醒:發生交通事故后應立即報警,搶救傷員,交通肇事逃逸不僅有違倫理道德,還違反法律,萬萬要不得。警方有決心、有能力撥開迷霧見月明,讓每一起違法犯罪行為無所遁形。(來源“衡陽縣交警大隊”)
責編:王汝福
一審:曾金春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衡陽縣交警大隊